
而在教學內容中,我們通常能分為三類:大圖、單字、句型。
大圖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動機,讓學生藉由觀察圖片,大致了解單課的教學內容,並給予學生情境的模擬。建議老師們除了透過大圖來給予學生情境之外,還能使用手偶、指偶等讓學生直接進入情境對話中;或是直接演出大圖所包含的情境。在此階段,令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至為關鍵。
單字的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式包含自然發音法、圖像記憶法以及TPR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讓孩子透過圖像及大量的肢體練習熟記單字。但較容易忽略的是給予句型範例。若只教授單字意思而沒有給予例句,學生容易依賴中文;每次學單字時,一定要記住該單字的中文意思才能應用。長遠來看,在撰寫句子或文章時,就容易用錯單字。譬如:I wash the dishes. / I do the dishes. 老師們教授單字時,應該要給予例句,此例句不須太長或太艱深,但必須要讓學生知道如何使用此單字。若此單字是一字多義,也相當建議老師們要一併教授,否則當該字當作其他詞性或其他字義使用時,學生們才不會一頭霧水。像是:I book a table for you. 初階的單字中,老師們可以搭配句型結構給予例句。譬如apple. 就能讓學生在apple的圖示下寫上 Apples are red. 或是 Apples are in the tree. 這樣的句子。I like…/ I want…的句型較籠統且無獨特性,除非當課句構是不定詞片語,否則不建議使用。
句型的教授中,除了給予大量例句、替代人稱練習時態;重組練習及改錯也是必要的。老師們可以設計遊戲或活動,讓學生能夠使用以學單字造出句子,或是讓學生團隊合作延長句子的長度。就能讓學生對此句構印象深刻並能活用單字,而不是死記硬背。較容易忽略的是改錯。如果老師能夠在每一次的句構教學中讓學生能有5-8題的改錯練習,不但能加深目標句構的印象,也能將之前所學的句構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