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自主權,學會保護自己
陳傑華(華仔老師)

根據衛福部統計,性侵害被害人為18歲以下兒少約佔6成,換言之平均一年約發生5,000件兒少性侵害案件,其中女性兒少被害人約占76%,男性兒少則占24%;因此,教導孩童身體自主權並幫助他們學會保護自己是一項重要且必要的教育,華仔老師提供以下一些建議,讓孩子能理解並實踐身體自主權的概念: 
 
一、使用簡單、清楚的語言解釋身體自主權:
①概念介紹:告訴孩子,「你的身體是屬於你的,沒有人可以在未經你的同意下觸碰你。
②界限的定義:幫助孩子理解「好的觸碰」、「不好的觸碰」和「模糊的觸碰」,例如:
  1.好的觸碰:父母的擁抱,與朋友擊掌。
  2.不好的觸碰:讓人感到害怕、不舒服或不安全的碰觸。
  3.模糊的觸碰:需要討論的情境,例如檢查健康的醫生。
 
二、教導孩子「同意」與「拒絕」的概念:
學會說「:鼓勵孩子在不舒服或不想被碰觸時,大聲說「不」。
尊重他人界限:讓孩子理解別人說「不」時,也要尊重對方。
③模擬練習: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幫助孩子學會應對不願意的情境,例如有人試圖觸碰他們。
 
三、傳授私密部位的概念:
①清楚定義:私密部位是用衣服遮住的地方,只有特定情況下,例如看病,才可以經過允許檢查。
②「泳衣法則」:可以告訴孩子,泳衣遮住的地方是私密部位,不能隨便讓別人碰。
 
四、教孩子識別危險情境:
①識別不尋常的行為:例如陌生人給糖果或要求保守秘密。
信任感的建立:教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可以向信任的成人(父母、老師等)傾訴。
避開孤立場景:告訴孩子不要單獨跟陌生人進入不熟悉的地方。
 
五、鼓勵孩子表達感受:

①用正向語言引導: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我不喜歡這樣,請停止。」

強化他們的感受是正確的:不管他們感覺到什麼,都要讓他們知道這是被尊重的。

 
六、教導求助的方法:
選擇安全對象:告訴孩子可以向誰尋求幫助,例如老師、家長、警察。
緊急情況處理:教孩子如何使用緊急電話號碼(例如 110 或 119),並記住家人的聯絡方式。
 
七、使用故事和遊戲進行教育:
繪本和故事:用簡單易懂的故事傳遞身體自主權的觀念,例如《我的身體我做主》。
②角色扮演遊戲:設計互動遊戲幫助孩子練習如何保護自己,並加深印象。
 
八、持續性教育:
日常生活中融入:利用日常場景,例如換衣服或擁抱,提醒孩子自主權的概念。
年齡適當的進階內容:隨著孩子成長,逐漸引入更多具體且深入的知識,例如網路安全和人際關係中的界限。
 
最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需要營造一個開放、信任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安心,願意說出自己的感受或經歷從而及時保護他們的安全。

 

延伸閱讀: 如何面對特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