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面對特殊生
Penny老師
1~2位特殊生,不管是在校園或是課後班(補習班),特殊教育的需求也相對開始增加。但事實上,在教學現場,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受過正統的特殊生教育相關技能,大部分的老師都是在第一線的教學現場才真正接觸到特殊生,老師需要花額外的時間去了解其症狀,以及做許多的親師溝通,再來做課程的調整等等。
特殊生的心態調整
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常常遇到的特殊生都有一個心理狀態,他們會跟我說:「我可不用寫那一大題」、「我本來就每次都不及格」等等,聽到這些回話,我一律都會反問他們: 「是誰說你可以不用寫那一大題? 請你記得要完成。」、「你有認真準備嗎?再去複習一次,晚一點我幫你重考。」如果你的特殊生已經有這樣的心理狀態,身為授課老師的你,非常需要去糾正這樣的心態,不用擔心他們會從此不喜歡你或是在你面前失控,他們反而會開始喜歡你以及上你的課,因為他們可以感受到你對他們的在乎,你不會用特殊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在課程中強調真實性及實用性
在課程中,為了幫助特殊生更輕易理解所學,可以設計大量的實際例子。例如:當我們在教位置的句子時,一般來說,用圖片舉例已經足以說明位置的單字使用,但我會為了特殊生而再多做一個練習,讓他們可以更確定對課程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所學與真實生活的連結性。以他們在教室的位置來做舉例Q&A。
Q: ”Where is Penny?”
A: “She is sitting next to Anita.”
Q: ”Where is Hector?”
A: “He is sitting between Anita and Patrick.”
老師們可以透過不同的課程主題,找到相對應的方法在課室中強調真實及實用性,這不只是對特殊生的學習有幫助,也可以強化一般學生的學習喔!
3. 建立一個有安全感的學習環境
一個有安全感的學習環境就是創造一個可以犯錯的空間。當班上的特殊生沒有達到老師的期待目標時,老師除了給予正向的鼓勵以外,老師之後需要做的是和他們一起找出問題,然後解決問題,例如: 「我們一起把題目讀過一遍」、「我們一起把這題從頭想一遍」,這個過程是老師和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刻,幫助他們在面對學習上挫折時感覺到被支持與接納。
面對不同狀況的孩子,只要願意花時間了解孩子並與家長溝通,就一定能夠從中找到方法,試著從每個孩子身上看見他們獨有的優勢,在學習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陪伴他們一起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要有耐心與毅力且不斷的嘗試新方法,總有一天,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收穫與成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