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亮語言學習的奇妙燈塔--故事繪本怎麼教?
分享人:雪瑞繪本館資深老師Sherry
在孩子的語言學習之旅中,故事繪本猶如一顆閃爍的星星,點亮孩子們語言學習的多元宇宙。它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培養語感、拓展詞彙量,還能透過不同的繪本畫風培養藝術美感,並且在不同的繪本中建立豐富的情感連結與共鳴。而我們,作為教師,就是幫助孩子們與繪本建立紐帶。在故事繪本教學中,跟大家分享我常用的幾種教學方式:
1. 互動式教學法:可以透過老師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以提問、討論等方式互動。例如在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和模仿不同的毛毛蟲形態與特點,並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發現的各種細節。
2. 情境教學法:
在課堂營造與繪本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故事。例如在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中,老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故事中的一家人準備去捕獵熊,會經過哪些場景進行角色模仿以及切換,可以親身感受故事場景的變化,以及角色的情緒變化。
3.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繪本中有很多彩色豐富的畫面,老師可以利用影片或相關的圖片素材提高興趣幫助學生瞭解重點內容,例如在Dear Zoo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動物,老師可以利用圖片或影片讓學生瞭解不同動物的特徵,或準備不同觸感的物品讓學生分辨觸摸不同動物的感受。
其實不管我們用什麼樣的教學方式,目的都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沒有絕對有效的教學方法,只有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所以建議老師們也別忘了幾件很重要的事喔~
1. 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
可以使用比較有趣的道具來提高孩子的興趣。例如前面提到的多元素材,可以用毛毛蟲的手偶,學生的目光很容易被可愛的玩偶吸引,從而激發他們對接下來要講的繪本的好奇心。
也可以透過講述一個繪本相關的小故事來引入。例如在講Charlotte’s Web這個故事之前,我們可以簡單地引入....有一隻小豬,剛出生就很弱小,甚至差點活不下去,但是牠很幸運,遇到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你們想知道好朋友們是怎麼幫助牠的嗎.........,可以製造一些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 建立學生與繪本的連結
連結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生活經驗也是老師要特別注意的。例如要講My Mum這個繪本,我們可以先引導學生和大家說一說自己的媽媽?如有什麼厲害的地方,或者平時最喜歡做什麼...等等,透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和繪本之間建立連結,會更容易進入繪本的情境。
3. 提問與討論
和學生共讀的過程之後,老師也別忘了要提出一些深入理解繪本內容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這些問題可以包括對繪本主題的理解,對角色情感的體會等。 例如在The Little Spotty中,可以問學生:“如果你是Little Spotty,你會怎麼做呢?” “你也會成為排擠Little Spotty中的一員嗎?”
總之,在學生的透過故事繪本學習同步培養語言能力過程中,老師是一個協助者,最重要是保護好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過程中培養他們閱讀能力,進而讓學生成為一名持久的獨立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