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不管是幼兒園或補習班,通常會一學期辦一次活動,上學期就用聖誕節當作成果發表和招生。幼兒園下學期則是畢業典禮,補習班可以是學年結束活動或暑假營開營儀式。我認為完美的節慶活動就像一個圓,有一個主題,所有節目前後呼應,不要中間穿插的節目和主題沒有關係,這樣感覺很亂。
                                                 
對於最常舉辦活動的聖誕節,可以依照大中小班的能力做綜合節目,大班的孩子,演戲比重可以較多,中班讓他們多少說一些台詞。而小班可看情況讓他們唱歌跳舞。為了讓學生有表演的機會,唱歌一定要唱出聲音。 至於小學生,則是併班演戲居多,中間穿插歌曲舞蹈。
在這樣混齡的大型節慶活動中,有五大面向是我覺得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第一. 一定要讓每個孩子都有到第一排的機會。表示你在編舞時,利用間奏走位,讓前後左右換位子,把後面的小孩,換到前面。

第二. 在教孩子跳舞時,請不要把動作唸出來。若孩子只記動作口角,音樂和動作會對不上拍子。讓學生用歌詞記動作,邊唱邊跳,同時可以記得兩樣。到時只要提醒孩子唱大聲一點就好了。

第三. 關於劇本台詞,一個班一定會有比較突出的學生,和比較一般的學生,我們在選角色時,一開始都會是抽籤,以示公平,看表現調整角色, 可以比把較慢的學生集合在一起,共同演一個角色,然後說長一點的台詞。 

第四. 如果無法每個角色都有隨身的麥克風,而是要遞麥克風,或者是要走到定點才講話,排演的時候,要按照真實狀況排演,孩子才會記得。不要跟他們說 「到時後就怎樣怎樣」,因為上台的緊張會讓他們都忘記。

第五. 提醒學生看著前方說話。演戲不像平常講話,平常講話會看著對方,演戲時要看著前方。觀眾才聽得到看得到。

這些過程都能結合網路社群的力量作招生。例如學校可以在活動前期宣傳時預告,和你最喜歡的老師拍照,加上今天最喜歡的表演節目,hashtag 活動名稱,放一個QR Code 學校的Logo打卡上傳,就可以到學校來換取禮物。如果帶一個新朋友,還可以有禮卷或點數。這樣既做到節慶,也做到了成果發表,成功的話,也是一場好的招生喔!